站点切换
山东
最近访问
热门站点
全部
省级云
市州云
区县云
其他云
全部
A
B
C
D
E
F
G
H
I
J
K
L
M
N
O
P
Q
R
S
U
V
W
X
Y
Z

手机搜一搜 救命神器“救”在身边 山东淄博配置2200台AED一次性达“国标”

2022-08-08 18:16:27     任灵芝 何家本    大众日报

  8月6日,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润大道与南京路路口,输入“AED在您身边”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,立马弹出一张地图,写有:附近10公里之内有703台AED。地图上,每一台AED的位置都进行了标注。

  在淄博,市民想要知道离自己最近的AED在哪,用手机一搜,一目了然。

86089b2a0952f24cdb926e099f9e94ec.jpg

  AED,自动体外除颤器,被称为“救命神器”,在淄博这个有470万人口的城市里,配置了2200台。如此布设密度,居山东首位、全国前列。8月4日至5日,山东省红十字应急救护暨AED配置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淄博召开,对淄博模式进行推广。

  AED配置的淄博模式到底是什么?2200台的配置数量是怎么做到的?

  万事有解

  闯出AED配置一步到位“淄博模式”

  8月4日,在淄博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,志愿者向参加山东省红十字应急救护暨AED配置工作现场推进会的领导和嘉宾,演示了AED的使用方法。其实,它的操作非常“傻瓜”,打开机器,根据语音提示,贴上电极贴,按压按钮进行电击即可。

  AED便于携带、操作简单,可以快速有效帮助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恢复心律,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“利器”。在人员密集场所布设AED纳入了健康中国行动。

  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李全太介绍,今年7月1日新颁布的《山东省红十字会条例》更是将推动AED配置纳入“职责”章节,规定“各级红十字会应当积极推动在公共场所配置AED等救护设备,表明联系方式、操作指引等信息”。

  淄博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王爱军介绍,淄博市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始于2020年。这一年,通过联合爱心企业发起项目、争取财政资金奖补撬动和动员社会各界响应参与等形式,淄博市红十字会在全市首批投放了68台AED设备。

  2021年,淄博市人大首次票决产生了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,淄博市红十字会提报的在公共场所布设200台AED设备的项目成功入选。

  然而,对于拥有470万人口的淄博来说,200台AED远远不够。据行业数据显示,美国每10万人拥有317台AED,日本每10万人则拥有555台AED,而中国每10万人共享AED数量不足2台。

36139f987660e6dfc3b2a0b528c2ad80.jpg

  目前,市场上AED 主流产品每台在1.5至2万元之间,后期耗材的维护和更换也需要资金。想要一步达到国家要求的布设密度,钱从哪里来?

  不为困难找借口、只为成功想办法,用改革破题,以创新开路,通过新思维、新理念、新模式、新机制、新路径、新政策,有效破除发展障碍。自淄博市委提出,要以“有解思维”解决发展的问题以来,“万事有解”已渗透淄博党员干部的心里,落实在了行动上。

  “拿事当事,事要解决。”淄博红十字人开始了创新和探索。

  王爱军介绍,淄博市红十字会与淄博市财政局、淄博市卫健委等部门合作,经过反复论证、多方动员、竭力争取,探索出了以租代购AED配置工作新模式,把民生实事AED设备配置数量从200台放大到2000台,财政支持资金从350万元提高到1750万元。

  记者算了一笔账,按照市场价格,1750万元可以购买800余台AED。后期,设备需要维护、耗材需要更换,加上这些费用,1750万元可以实际购买到的AED数量要低于800台。

  同样是一台使用寿命在5-8年的AED,淄博创新的“AED租赁+购买服务”模式,把一台AED租赁和后期维护(期限为5年)的价格控制在了1万元以内。财政资金不变的情况下,800变成了2000,加上淄博各区县配备的200台,总计2200台AED,一步达到了国家要求的配置密度,被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勇命名为淄博模式。

  全为生命

  打造“救在身边”的城市急救体系

  目前,AED在淄博11个区县星罗棋布,覆盖了学校、公安、消防、宾馆、商场、景区、公园、社区、医疗机构、交通站点、文体场馆、便民服务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。

  虽然AED就在市民触手可及的地方,可得有人敢用,才能真正发挥作用。

  8月4日,在位于淄博市博山区的红叶柿岩景区,一场救护演练展示了景区在学急救、会急救、敢急救方面的成效。演练场景设置在山顶的“穿越云端”项目区,游客突然晕倒,疑似心脏骤停,在景区值守的红十字救护工作人员迅速赶到,打开无人机“速递”过来的AED展开急救……

  记者注意到,红叶柿岩景区设置有红十字救护站。这个救护站是集医疗救护、应急救援、应急演练、急救培训和红十字宣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场所,救护站的2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考取了“红十字救护员”证书。这些,都是危急时刻,工作人员敢伸手救人的基础条件。

  而这只是淄博市红十字会开展“人人会急救 急救为人人”应急救护培训,推广AED设备应用工作的一个缩影。

ea9f8d6d3e33d4c5f2290e6a888184da.jpg

  在淄博,因AED的布置和培训,已经挽回了一个年轻的生命。今年上半年,博山某所中学的一名女生,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。得到消息后,校医拎着AED设备赶到操场对女生进行施救,女生成功获救。8月4日记者采访时得知,目前这名女生的身体非常健康。

  王爱军说:“布设AED设备,目的是让更多的群众敢于伸手急救,以实现急救社会化、现场化、普及化,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,构建起公共急救体系的一道重要防线。”

  危急时刻,敢于出手救人,淄博出台了山东省第一部《淄博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》,从法律方面进行了保障。《条例》中明确规定,自愿实施紧急救护行为造成患者损害的,救护人不承担民事责任;鼓励经过培训人员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。

  不仅如此,今年6月29日,淄博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表彰了8例实施紧急救护行为的好人,引导和鼓励市民,把正能量传递成最美的淄博底色。

  救命神器就在市民身边,如何快速找到离你最近的AED?

  淄博市红十字会创新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,建设了公众版的AED地图,通过搜索“AED在您身边”小程序,可以查看附近的AED设备及设备状态,包括开放时间、管理人员和联系方式等。

  此外,淄博市红十字会联合淄博市卫健委,在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建成了智慧管理平台,把AED设备信息在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(120)指挥调度平台上展示使用,调度员在确认呼救人员地址定位后,系统接受受理席位发送的定位请求,获取指定位置坐标范围内的AED设备位置,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以图表形式显示。在地图上点击AED设备图标,显示该设备相关实时信息。调度员就可以在线安排呼救人员拿取附近处于工作状态的AED设备并指导使用。

  “救在身边”的城市急救体系,已经逐渐成形。

6f9916ae251d35ecba58fbb38f7216ac.jpg

  淄博市副市长、淄博市红十字会会长毕红卫表示,当前,淄博正处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、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,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,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人道需求日益增多。“为470万淄博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,让群众生活得更健康,更有品质,推进健康淄博高质量发展,是民生所在、民心所向,淄博一直在路上。”

 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 通讯员 何家本


上一篇:没有内容了!

下一篇:没有内容了!